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您的生活服务帮手
近日,比亚迪宣布对王朝网、海洋网共计22款智驾版车型实施最高5.3万元的补贴,这是自3月底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促销,力度远超以往。
以海豹07DM-i智驾版为例,10.28万元的限时一口价较原价直降5.3万元,几乎腰斩的价格让整个行业为之震动。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促销并非单纯的价格战,而是聚焦智能驾驶这一战略高地——所有参与促销的车型均搭载DiPilot2.0及以上系统,涵盖高速NOA、自动泊车等核心功能。
随着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期待值持续攀升。比亚迪通过价格屠刀快速建立技术普惠认知,试图在L2+级智驾市场形成压倒性优势。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智能驾驶车型销量占比已达38%,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促销策略显然在短期内奏效。
魏建军的恒大之喻
就在比亚迪促销的同时,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再次抛出汽车界恒大的论断,引发行业震荡。
这一言论背后,是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负债、低盈利现状的深刻担忧。
2024年数据显示,蔚来、赛力斯等新势力车企负债率超过87%,部分企业每卖一辆车亏损超10万元,这种烧钱换市场的模式与当年恒大的高杠杆扩张如出一辙。
但将比亚迪类比恒大显然有失偏颇。从财务结构看,比亚迪70.71%的负债率中,95%为经营性负债(如应付账款、合同负债),有息负债仅286亿元,占总负债的5%,远低于丰田(68%)、大众(32%)等国际巨头。
其1549亿元现金储备完全覆盖有息负债,且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100.38%,毛利率提升至20.07%,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
这种低有息负债+高现金流的结构,与恒大依赖银行贷款的模式存在本质区别。
当然恒大的危机源于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与实体经营的割裂,而比亚迪的护城河建立在刀片电池、DM-i混动、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上。
随后比亚迪公关总经理的多条社交动态也被指隐喻回击魏建军此前言论。
固态电池前夜?
另一种声音认为,比亚迪的促销是为即将量产的固态电池腾出产能。根据雪球的技术分析,比亚迪采用硫化物路线的全固态电池已完成中试,能量密度达400Wh/kg,支持10分钟快充,计划2027年小批量装车。
而当前促销的智驾版车型普遍搭载磷酸铁锂或三元锂电池,清理库存似乎顺理成章。
但这一逻辑存在明显漏洞。
首先,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尚未明确,2027年才进入示范阶段,与当前促销的时间窗口(2025年5-6月)存在两年差距。
其次,比亚迪2025年新车规划显示,其重点仍是迭代第五代DM混动技术和第二代刀片电池,固态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尚未提上日程。
更关键的是,促销车型中不乏刚上市的新款(如秦LDM-i智驾版),这些车型的生命周期通常为3-5年,此时清理显然不符合产品迭代规律。
真正的动机是什么?2025年比亚迪宣布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2023年后生产的车型可通过OTA升级,而早期车型需硬件改造。
此次促销的22款车型中,超过60%为2022-2023年款,通过价格刺激加速老款退市,既能为搭载激光雷达的新款车型让路,又能降低用户升级成本,可谓一箭双雕。
备考2026史上最严电池新规?
2026年7月即将实施的电池新国标要求不起火不爆炸,新增底部撞击、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严苛标准。
这让部分观察者猜测,比亚迪正在清理不符合新规的电池库存。但事实是,比亚迪刀片电池已提前满足新国标,其针刺测试中不起火的特性早已通过市场验证。
并且新国标实施后,电池企业需增加800-1500元/车的安全成本,这可能对中小厂商构成巨大压力。对于比亚迪而言通过垂直整合模式(自供电池、电机、电控),可将成本上涨控制在5%以内。
此时促销不仅能抢占市场份额,更能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为应对新规后的行业洗牌提前布局。
结语:
无论如何,这场行业战争BYD已经出手,风起云涌且看众友商如何接招。
当然对于还未购车消费者,此次促销是体验智能驾驶的黄金窗口;对于老车主以及二手市场而言却不亚于伤口上撒盐,这是一场技术迭代与商业逻辑的双重考验。
只能说,这场刺刀见红的促销,对友商狠,对自己也够狠。
2025-05-27 15:12:52
2025-05-27 15:12:52
2025-05-27 15:12:52
2025-05-27 15:12:52
2025-05-27 15:12:52
2025-05-27 15:12:52
2025-05-27 15:12:52
2025-05-27 15:12:52
2025-05-27 15:12:52
2025-05-27 15:12:52